品牌推荐
戊唑醇的应用及混用方法
浏览: 次 编辑:谢氏农业管理员 日期:2015-08-03 14:00
戊唑醇的应用及混用方法
戊唑醇制剂DS、EC、ES、EW、ES、GE、SC、SE、WG、WP、WS。具体如2%干拌剂、2%湿拌剂、6%胶悬剂、25%水乳剂、43%悬浮剂。
作用机理与特点:
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。不仅具有杀菌活性,还可促进作物生长,使之根系发达、叶色浓绿、植株健壮、有效分蘖增加,从而提高产量。
应用:
适宜作物小麦、大麦、燕麦、黑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花生、香蕉、葡萄、茶、果树等。
防治对象:
可以防治白粉菌展、柄锈菌属、喙孢属、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、小麦散黑穗病、麦纹枯病、小麦雪腐病、小麦全蚀病、小麦腥黑穗病、大麦云纹病、大麦散黑穗病、大麦纹枯病、玉米丝黑穗病、高粱丝黑穗病、大豆锈病、油菜菌核病、香蕉叶斑病、茶饼病、苹果斑点落叶病、梨黑星病和葡萄灰霉病等。
使用方法:
戊唑醇主要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。以250——375g(a.i.)/公顷,进行叶面喷雾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锈病、白粉病、网斑病、根腐病及麦类赤霉病等,若以20——30g(a.i.)/吨进行种子处理,可防治腥黑粉菌属和黑粉菌属菌引起的病害,如可彻底防治大麦散黑穗病、燕麦散黑穗病、小麦网腥黑穗病、光腥黑穗病及种传的轮斑病等。用125g(a.i.)a/公顷喷雾,可防治花生褐斑病和轮斑病,用l00——250g(a.i.)/公顷喷雾,可防治葡萄灰霉病、白粉病以及香蕉叶斑病和茶树茶饼病。
混用戊唑醇可以与其他一些杀菌剂如抑霉唑、福美双等制成杀菌剂混剂使用,也可以与一些杀虫剂如克百威、甲基异柳磷、辛硫磷等混用,制成包衣剂拌种用以同时防治地上、地下害虫和土传、种传病害。任何与杀虫剂的混剂在进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,必须进行严格的混用试验,以确认其安全性与防治效果。
- 上一篇: 多菌灵的使用方法
- 下一篇:没有了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»进入详细评论页评论列表